黃金是人類較早發現和利用的金屬。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貴,自古以來被視為五金之首,有“金屬之王”的稱號,享有其它金廈無法比擬的盛譽,其顯赫的地位幾乎永恒。正因為黃金具有這一“貴族”的地位,一段時間曾是財富和華貴的象征,用它作金融儲備、貨幣、首飾等。到目前為止黃金在上述領域中的應用仍然占主要地位。 金的密度為19.32g/cm3 ,硬度低,為摩氏2.5與人指甲的硬度相近。金的韌性高,延展性好,有著良好的導熱性和導電性,金具有金黃色金屬光澤,其光澤輝煌,賞心悅目。缺點:硬度低易磨損。千足金飾品:含金量分數不小于999的稱千足金。在首飾上的印記為"千足金","999金"。千足金首飾成色命中是最高值。足金飾口:含量千分數不小于990的稱足金,在首飾上的印記為"足金"、"990金"。K金:為了克服純金飾品硬度差,顏色單一,易磨損,花紋不細巧的缺點,發展出金合金首飾:K金飾品特點是用金量少,成本低,可配制成各種顏色且不易變形和磨損。 世界現查明的黃金資源量為8.9萬噸,儲量基礎為7.7萬噸,儲量為4.8萬噸。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金。南非占世界查明黃金資源量和儲量基礎的50%,占世界儲量的38%;美國占世界查明資源量的12%,占世界儲量基礎的8%,世界儲量的12%。除南非和美國外,主要的黃金資源國是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在世界80多個黃金生產國中,美洲的產量占世界33%(其中拉美12%,加拿大7%,美國14%);非洲占28%(其中南非22%);亞太地區29%(其中澳大利亞占13%,中國占7%)。年產100噸以上的國家,除前面提到的5個國家外,還有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年產50噸—100噸的國家有秘魯、烏茲別克斯坦、加納、巴西和巴布亞新幾內亞。此外墨西哥、菲律賓、津巴布韋、馬里、吉爾吉斯坦、韓國、阿根廷、玻利維亞、圭亞那、幾內亞、哈薩克斯坦也是重要的金生產國。 黃金的主要需求和用途有三大類: (一)用作國際儲備。這是由黃金的貨幣商品屬性決定的。由于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充當貨幣的職能,如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黃金已退出流通領域。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黃金與美元脫鉤后,黃金的貨幣職能也有所減弱,但仍保持一定的貨幣職能。目前許多國家,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國際儲備中,黃金仍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用作珠寶裝飾。華麗的黃金飾品一直是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征。 (三)在工業與科學技術上的應用。由于金具備有獨一無二的完美的性質,它具有極高的抗腐蝕的穩定性;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金的原子核具有較大捕獲中子的有效截面;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接近100%;在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種觸媒性質;金還有良好的工藝性,極易加工成超薄金箔、微米金絲和金粉;金很容易鍍到其它金屬和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壓力下金容易被熔焊和鍛焊;金可制成超導體與有機金等。正因為有這么多有益性質,使它有理由廣泛用到最需要的現代高新技術產業中去,如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宇航技術、化工技術、醫療技術等。 國際黃金市場 1、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歷史悠久。其發展歷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倫敦取代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進行上午和下午的兩次黃金定價。由五大金行定出當日的黃金市場價格,該價格一直影響紐約和香港的交易。市場黃金的供應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倫敦黃金市場主要經營黃金現貨交易。l982年4月,倫敦期貨黃金市場開業。目前,倫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 倫敦黃金市場的特點之一是交易制度比較特別,因為倫敦沒有實際的交易場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各大金商的銷售聯絡網完成的。交易所會員由具有權威性的五大金商及一些公認為有資格向五大金商購買黃金的公司或商店所組成,然后再由各個加工制造商、中小商店和公司等連鎖組成。交易時由金商根據各自的買盤和賣盤,報出買價和賣價。 倫敦金市交易的特點之二是靈活性強。黃金的純度、重量等都可以選擇,若客戶要求在較遠的地區交售,金商也會報出運費及保費等,也可按客戶要求報出期貨價格。最通行的買賣倫敦金的方式是客戶可無須交收現金,即可買入黃金現貨,到期只需按約定利率支付即可,但此時客戶不能獲取實物黃金。這種黃金買賣方式,只是在會計賬上進行數字游戲,直到客戶進行了相反的操作平倉為止。 倫敦黃金市場交收的標準金成色為99.5%,重量為400盎司。 倫敦黃金市場特殊的交易體系也有若干不足。 首先,由于各個金商報的價格都是實價,有時市場黃金價格比較混亂,連金商也不知道哪個價位的金價是合理的,只好停止報價,倫敦金的買賣便會停止; 其二,倫敦市場的客戶絕對保密,因此缺乏有效的黃金交易頭寸的統計。 2、蘇黎世黃金市場 蘇黎世黃金市場,在二戰后趁倫敦黃金市場兩次停業發展而起,蘇黎世市場的金價和倫敦市場的金價一樣受到國際市場的重視。 蘇黎世黃金市場沒有正式組織結構,而是由瑞士三大銀行:瑞士銀行、瑞士信貸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負責清算結賬,三大銀行不僅為客戶代行交易,而且黃金交易也是這三家銀行本身的主要業務。蘇黎世黃金總庫(Zurich Gold Pool)建立在瑞士三大銀行非正式協商的基礎上,不受政府管轄,作為交易商的聯合體與清算系統混合體在市場上起中介作用。 由于瑞士特殊的銀行體系和輔助性的黃金交易服務體系,為黃金買賣提供了一個既自由又保密的環境,加上瑞士與南非也有優惠協議,獲得了80%的南非金,以及前蘇聯的黃金也聚集于此,使得瑞士不僅是世界上新增黃金的最大中轉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黃金的存儲中心。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的地位僅次于倫敦。 蘇黎世黃金市場無金價定盤制度,在每個交易日的任一特定時間,根據供需狀況議定當日交易金價,這一價格為蘇黎世黃金官價。全日金價在此基礎上波動而無漲停板限制。標準金為400盎司的99.5%純金。 3、美國黃金市場 紐約和芝加哥黃金市場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后,美元貶值,美國人(主要是以法人團體為主)為了套期保值和投資增值獲利,使得黃金期貨迅速發展起來。 目前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不僅是美國黃金期貨交易的中心,也是世界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中心。兩大交易所對黃金現貨市場的金價影響很大。 以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為例,該交易所本身并不參加期貨的買賣,僅僅為交易者提供一個場所和設施,并制定一些法規,保證交易雙方在公平和合理的前提下交易。該所對進行現貨和期貨交易的黃金的重量、成色、形狀、價格波動的上下限、交易日期、交易時間等都有極為詳盡和復雜的描述。 而且,因為美國財政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紐約拍賣黃金,紐約黃金市場已成為世界上交易量最大和最活躍的期金市場,美國黃金市場以做黃金期貨交易為主,其所簽訂的期貨合約可長達23個月,黃金市場每宗交易量為100盎司,交易標的為99.5%的純金,報價是美元。 4、香港黃金市場 香港黃金市場已有90多年的歷史,其形成以香港金銀貿易場的成立為標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對黃金進出口的管制,此后香港金市發展極快。由于香港黃金市場在時差上剛好填補了紐約、芝加哥市場收市和倫敦開市前的空擋,可以連貫亞、歐、美時間形成完整的世界黃金市場。其優越的地理條件引起了歐洲金商的注意,倫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銀行等紛紛進港設立分公司。他們將在倫敦交收的黃金買賣活動帶到香港,逐漸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當地“倫敦黃金市場”,促使香港成為世界主要的黃金市場之一。 目前香港有三個黃金市場: 其一是以華資金商占優勢,有固定買賣場所,黃金以港元/兩定價,交收標準金成色為99%,主要交易的黃金規格為5個司馬兩為一條的99標準金條,目前仍然采用公開叫價、手勢成交的傳統現貨交易方式,沒有電腦網絡反映實時行情的金銀業貿易場; 其二是由外資金商組成在倫敦交收的黃金市場,同倫敦金市密切聯系,沒有固定交易場所,一般稱之為“本地倫敦金市場”; 其三是黃金期貨市場,是一個正規的市場。其性質與美國的紐約和芝加哥的商品期貨交易所的黃金期貨性質是一樣的。交投方式正規,制度也比較健全,可彌補金銀貿易場的不足。 5、東京黃金市場 東京黃金市場于1982年成立,是日本政府正式批準的唯一黃金期貨市場。會員絕大多數為日本的公司。黃金市場以每克日元叫價,交收標準金成色為99.99%,重量為1公斤,每宗交易合約為1000克。 6、新加坡黃金所 新加坡黃金所成立于1978年11月,目前時常經營黃金現貨和2、4、6、8、10個月的5種期貨合約,標準金為100盎司的99.99%純金,設有停板限制。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