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世界石油格局看我國原油期貨
|
世界石油期貨發展現狀 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國際石油需求與供給嚴重不統一,油價經歷多次大起大落,全球經濟備受沖擊。在遭遇數次石油危機之后,人們開始認識到衍生工具的重要性,石油期貨應運而生,并成為目前商品期貨市場上最大的交易品種。可以預見,未來幾十年,作為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仍將是不可替代的能源,并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的走向。 1.石油期貨產生的歷史背景 事實上,世界石油期貨的歷史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短。早在19世紀下半葉,“汽油交易所”就在紐約繁榮一時。20世紀30年代早期,市場秩序被俄克拉荷馬和德克薩斯快速增長的石油生產打亂,油價大幅下跌,加利福尼亞就出現過一個石油期貨市場。不過由于大型跨國公司和美國政府很快重建了穩定的壟斷市場結構,這一石油期貨萌芽也就很快消失了。到20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先后爆發,為石油期貨的產生提供了先決條件,直接導致了石油期貨市場的產生。 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引發了震撼世界的第一次石油危機。這次石油危機觸發了二戰后最大規模的全球經濟危機,并對此后的世界經濟產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1978年12月,伊朗爆發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從1978年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兩國石油生產完全停頓,油價創下每桶41美元的紀錄,釀成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尚未恢復元氣的世界經濟再一次遭受重創。 面對石油危機,世界各國紛紛采取了各種經濟手段。由于商品期貨出現較早,發展日趨完善,許多歐美投資者開始運用期貨來解決石油價格波動問題。最初的嘗試并非一帆風順,紐約棉花交易所1967年、1974年兩次強行推出石油期貨,但均以失敗告終。1978年年底,紐約商業交易所推出了2號取暖油期貨。合約推出初期,一些小型的公司和獨立的市場參與者為了在動蕩的市場中尋找穩定的替代供給源,紛紛進行交易。隨后,石油現貨交易商與其他金融和商品市場的純投機者也加入進來,給石油期貨市場帶來了生機和活力。 2.世界石油期貨發展現狀 自1978年上市以來,石油期貨已經歷30多年的發展過程。隨著國際油價的大起大落,石油期貨得到了迅猛發展,并成為世界最大的商品期貨品種。原油期貨是石油期貨最重要的品種,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期貨、英國倫敦洲際交易所(ICE)的布倫特原油期貨目前在國際上最具影響力。其中WTI原油期貨是美國以及西半球其他市場常用的原油價格標桿,而Brent原油期貨則是西歐、地中海和西非地區原油價格的標桿。 作價方面,目前國際原油現貨交易主要采取基準價升貼水的計價方式,WTI、Brent等期貨交易價格經常被用作基準價。目前世界三分之二以上交易量的原油是以北海布倫特原油為基準價的。1988年6月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推出Brent原油期貨合約,包括北歐、北海、非洲以及也門等國家和地區,都以此為基準。雖然WTI原油期價重要性日益凸顯,但全球仍有70%左右的交易量以Brent原油為基準作價。 我國石油期市的初次嘗試及經驗總結 1.我國石油期貨發展的歷程 伴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價格體制、企業體制和流通體制的改革,我國石油期貨市場建立的理論基礎得到了進一步夯實,更多學者對國外石油期貨市場進行研究,并開始著眼于我國石油期貨市場建設的理論研究。 20世紀90年代初,我國石油期貨交易所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但由于早期期貨業發展極不規范,1993年和1998年我國先后進行了兩次大規模期貨行業規范整頓,到1998年,我國僅保留上海、大連和鄭州三家期貨交易所,并取締了所有石油期貨交易品種。 我國早期石油期貨市場發展狀況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 第一,監管權力分散。在我國期貨市場建立之初,期貨交易所是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地方政府以及行業內大型骨干企業共同組建的。因此,各地石油期貨交易所管理委員會都帶有行政色彩,有些負責人甚至未與原行政機構脫鉤,過多依賴行政權力,而過多的行政手段加于市場必然使得交易成本上升,交易效率降低。 第二,市場缺乏統一的政策、法規規范。在建立期貨交易所時,我國并沒有制定統一的期貨法規來規范期貨交易市場的發展。國內對期貨市場各種主體,包括期貨經紀公司的設立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第三,交易所組織形式多樣化。在初創階段,交易所都不是會員制,并不擁有交易所產權。當時,我國主要有兩種類型的期貨交易所:一是股份制交易所,如北京商品交易所;二是事業法人型交易所,大部分的交易所都采用這種形式。 2.我國石油期貨市場失敗的經驗教訓 第一,石油市場機制的形成和石油管理體制的改革是互為前提、相輔相成、交替發展的過程。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石油期貨市場的建立與石油生產、流通、消費和管理體制等市場環境密切相關,監管層要根據市場化的進程,特別是壟斷行業的改革來發展期貨市場,為現代石油市場體系建設尋找解決途徑。 第二,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和價格發現功能是石油供求企業的共同需要。石油期貨是現代石油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石油市場的體制建設和國際化進程提供全面的支持,監管層要根據改革開放進程,認真學習國外石油期貨的成功經驗,積極培育規范的石油現貨市場,有步驟地進行現代石油期貨市場體系的建設。 新形勢下推出原油期貨意義重大 隨著國際油價不斷創出新高,世界通脹局勢日益加重。我國作為第二大原油消費國,經濟發展與油價息息相關。推進原油期貨上市,爭奪能源定價權,對我國經濟的平穩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的穩定意義重大。 1.世界石油的長期供需與短期風險 (1)當前世界石油供需格局 據推測,未來20 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耗年增長率將在1.6%左右。其中,石油需求增幅在0.9%左右。石油在人類一次能源結構中的地位長期都無法撼動。OPEC 和其中的中東國家雖然在全球能源供給中的份額已經不能與石油危機之前相比,但仍然處于核心地位。中亞和俄羅斯作為新興石油輸出國雖然產量增加很快,但儲量與OPEC 國家仍有差距。 OPEC大部分成員石油儲產比都非常高。2009 年統計數據顯示,OPEC主要成員國儲產比都高于50,其中儲量排全球前三的是沙特、委瑞內拉、伊朗,其儲產比分別高達75、115、89。整個OPEC 2009年儲產比高達85.3,明顯高于全球45.7的平均水平。 全球石油需求格局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雖然以OECD 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始終消費了全球二分之一以上的石油,但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自從第一次石油危機以后需求就超過OECD,成為新增石油需求的主要力量。從目前世界石油需求來看,美國以21.7%的全球占比位居第一,中國緊隨其后。在全球10 大石油消費國中,“金磚”四國都位列其中,成為未來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2)伊朗石油禁運風波下的短期風險 長期以來,中東地區沖突一直影響國際油價走勢。剛剛過去的兩周,原油期貨價格連續上漲,一度突破110美元/桶,伊朗禁運事件已經對國際油價產生巨大影響。對于我國等新興市場國家而言,能源價格上升將使得通脹壓力再度加大,貨幣政策寬松進程可能受到影響。而對于金融市場而言,禁運將使得市場避險情緒再度提升,風險資產再度面臨下行壓力。 2.石油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的軟肋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需求國,2011年進口石油20400萬噸,對外依存度高達56%。如何解決日益嚴峻的石油安全問題是關系我國經濟發展以及金融市場穩定的重大問題。從1994 年開始,我國就一直是石油凈進口國,石油對外依存程度越來越大。早在2007 年,我國石油消費中凈進口所占比例就超過了50%的紅線,2010 年則高達55.6%,并且仍然有逐步上升的趨勢。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劇,我國的石油需求也將不斷增加。預計到2015 年,我國石油缺口將達到1090 萬桶/日。根據權威機構預測,2020年我國石油消費對外依賴程度最高可能達到76%。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地區,其中沙特占20%,伊朗占11%,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特別是中東地區沖突對我國經濟發展影響巨大,石油已經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增長乃至綜合國力提升的軟肋。 3.當前國際國內形勢下推出原油期貨正當其時 盡管未來石油安全問題非常嚴峻,但好在我國已經展開了積極的布局,逐步建立戰略石油儲備體制,探索多元化石油進口渠道,投資國外石油生產,確保油源,以減少中國未來可能發生的石油供應風險。 隨著金融市場的完善,我國已經具備了建立和完善原油期貨的有利條件,現階段發展原油期貨市場是必然趨勢。近幾年,國內原油期貨上市呼聲愈烈,監管層也多次在正式場合表示對原油期貨的重視。新任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原油期貨關系到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權,國家要抓緊建設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上海期貨交易所也把原油作為2012年重點籌備的商品期貨品種,積極準備原油期貨的上市。 (1)我國原油期貨上市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隨著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的不斷提高,建立國內原油期貨市場無疑是重要的。2004年以來,國際油價波動劇烈,我國原油價格已經與世界接軌。我國經濟增長以及金融市場穩定與原油價格波動息息相關,建立完善的原油期貨市場,爭奪我國能源定價權是國之戰略。 同時,我國已經具備發展原油期貨的先行條件。一、我國商品期市的發展為原油期貨交易提供了條件。經過20年的發展,我國期貨市場法制不斷健全,合規建設不斷完善,自律管理日益加深,制度環境、法律環境都得到了極大改善,為原油期貨運作打下了牢固基礎。二、市場需求日益擴大,市場條件日益完備。 (2)我國原油期貨上市需要做的準備 第一,要解決我國原油流通體制的市場化。目前我國的石油勘探開發、煉制以及石油化工等多數業務基本被三大石油公司控制,不利于原油期貨的市場化發展。現行體制下,保值增值和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企業原始動機受到抑制。 第二,要不斷開發我國的金融市場,使得原油標價貨幣在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有消息稱,上海期貨交易所原油期貨即計劃以美元計價,人民幣結算。 第三,要不斷健全期貨市場法律法規,并強化市場監管力度。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