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最重要的外交關系就是對法關系。”在柏林,一位德國議員曾告訴記者,“原因很簡單,因為法國和德國是最緊密的鄰居,而他們又建了很多核電站。” 這句半開玩笑的解釋道出了德法關系的真諦:無論兩國領導人個性有多不合,抑或兩國政黨綱領如何迥異,地緣政治會將德法兩國牢牢地拴在一起,特別是在歐債危機肆虐3年卻仍無法結束的當下。這一真諦已被歷史無數次證明過,如今也不會例外。 在2009年前,德法兩國領導人——德國總理默克爾與法國總統薩科齊之間甚至已經不屑于維持貌合神離的表象,雖然兩國領導人每年需要在多邊場合多次會面,但會談僅僅止于禮節性的問候。 歐債危機爆發后,為捍衛歐元區的共同目標,克服了個性差異的默克爾和薩科齊構建了“默科齊”聯盟,這個經歷了2年時間打磨碰撞的德法聯盟,在事實上決定著歐盟峰會的走向。為此,法國還意外得到了弱化英國在歐元區內影響力的收獲。 然而,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奧朗德的橫空出世,極有可能宣告“默科齊”陣營的解體。對于“奧朗德對歐洲意味著什么”這一問題,包括默克爾所在黨派的德國主要政黨都有著自己的小算盤,更有德國輿論指出,目前默克爾對于法國大選的關注度,已經大大超過了對德國國內各州選舉的程度。 “棘手”的奧朗德 盡管存在分歧,對于默克爾而言,已經執政5年的薩科齊還是“可預測的”。 事實上,也有默克爾身邊的人懷疑,薩科齊將在連任后采取不同的政策行動,例如在近期的薩科齊陣營選戰承諾中,就透露出將促進歐央行更多“保增長”的意味。 但與薩科齊相比,奧朗德對默克爾而言,絕對更加“棘手”。 奧朗德的言論表明,只要當選,他將立即廢除默克爾極力在全歐洲推行的緊縮措施,并呼吁為歐債危機國家提供更多的經濟刺激措施。 奧朗德曾表示,歐盟的“財政契約”是歐洲公眾“最壞的敵人”,他在接受《德國商報》采訪時表示,將會建議法國國民議會不批準這一契約。 為此,默克爾一直同奧朗德保持一定距離。此前據德國媒體透露,默克爾同意大利總理蒙蒂、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以及英國首相卡梅倫達成了口頭承諾,即在法國大選前拒絕會見奧朗德。 不過有消息稱,默克爾的貼身助手和奧朗德的助手也一直在進行某種形式上的低級別接觸。奧朗德也表示過,如果當選法國總統,他第一次出國訪問將選擇德國,因為“歐盟在深層次危機中,需要德法的伙伴關系”。 牽動德國政治 目前,2012年法國大選被認為有可能改變目前的德國政治格局,并進一步影響到2013年的德國大選。 其中,中間偏左的德國社會民主黨(SPD)目前在民調中總是位于基督教民主聯盟(CDU)之后,迫切需要提升氣勢。不少社會民主黨黨員認為,如果奧朗德取勝,這將向德國社會發出信號,即在歐洲,社會民主主義仍然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包括歐洲議會主席馬丁·舒爾茨、歐洲社會黨領導人謝爾蓋·斯塔尼舍夫和德國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加畢奧在內的一些歐洲左派領導人曾在今年3月相聚巴黎,共同表態支持奧朗德。 斯塔尼舍夫還是保加利亞現任總理,他當時甚至表示:“改變將由你開啟,奧朗德!這種改變正在法國和整個歐洲醞釀,你此次參選,不僅對于法國民眾,甚至對于整個歐洲,都具有重大意義。” 斯塔尼舍夫還進一步表示,由于歐洲許多國家都大選在即,社會黨人和社會民主黨人的勝利,將重新把歐洲染成一片紅色——這一象征經濟增長、就業增加和希望的顏色。 實際上,對于德國SPD而言,一個左派法國總統意味著對默克爾的削弱:在布魯塞爾的多邊協商中,默克爾的“默科齊”陣營將一去不返。 “如薩科齊敗選,德國政府將面臨一個大問題,即歐元穩定的最重要合作伙伴消失不見。”歐洲議會中的自民黨主席蘭博斯多夫(Lambsdorff)認為,奧朗德代表的,不過是“過時的社會民主政策類型——更多政府支出、更多公共職位以及為此產生的更多債務”。 這也是默克爾中間偏右的陣營,包括CDU和自由民主黨(FDP)希望薩科齊最終可以贏得勝利的原因。 平心而論,誰不希望在歐盟峰會的唇槍舌劍中,有一位雖然時常情緒激動,但至少還是站在自己一邊的隊友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