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人語 以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為標志,10年間中國黃金市場經歷了從管理體制改革、市場體系建設,到深化發展、對外開放的關鍵十年。10年間,商業銀行作為黃金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始終把握服務實體經濟這一重要原則,在支持黃金產業鏈擴張延伸和滿足黃金消費投資的同時,也為自身完善金融服務、不斷開拓創新,尋找到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為紀念上海黃金交易所成立10周年,總結商業銀行利用黃金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探索和實踐,本報特約請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金融衍生品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建設銀行(601939,股吧)商品與期貨交易部總經理王勇為該組策劃撰稿并對其專訪,敬請關注。 過去10年是中國黃金市場大發展的10年。雖然這10年,商業銀行在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同時,自身不斷發展壯大。但商業銀行要想在未來的黃金市場大顯身手,必須從維護客戶利益和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角度出發,加快產品和服務創新。 拓展融資渠道,支持黃金產業發展 商業銀行具備強大的資金、渠道、產品和風險管理實力,有能力也有責任繼續優化對中國黃金產業的金融服務:一方面,要加強對黃金資源開采和市場供需的分析,做好戰略重點客戶的選擇和培養;另一方面要著眼于黃金產業的整個生產流程和供應鏈管理,不斷優化黃金租借、黃金質押貸款等業務,做好債券、股票等融資模式創新,為黃金企業擴大再生產提供資金和資本支持。同時,要積極配合大型黃金企業“走出去”戰略,整合商業銀行的全球資源,在國際化平臺上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并購顧問等一攬子金融服務。此外,還應密切關注黃金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確保銀行融資被用于黃金生產、加工和流通等實需環節,嚴格防范客戶挪用資金帶來的違約風險。 正確運用衍生工具,為企業客戶提供風險管理服務 黃金等大宗商品的終端定價,往往參考最新市場行情。與外匯、債券、利率等金融工具相比,黃金價格波動性更大,一旦市場出現不利情況,對企業客戶的影響更為明顯。從套期保值角度出發,正確運用遠期、掉期和期權等衍生工具,有助于降低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各家商業銀行經過多年發展,具有較好的金融衍生交易經驗,并形成了較為成熟的風險管控體制,在產品研發、風險對沖、風險監控等方面較普通企業更有優勢。因此,商業銀行應加快黃金產品創新,分析黃金產業鏈條各環節的市場風險,積極主動向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工具,完善黃金遠期產品,積極推廣黃金掉期和黃金期權產品,幫助客戶有效管理黃金價格及其匯率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敞口。 優化金融服務,保障普通投資者利益 商業銀行黃金業務發展的好壞,最終評判標準是個人客戶的滿意度,即客戶能否以較低成本實現資產配置、交易獲利和風險管理目標。商業銀行要從雙贏角度出發,完善各項黃金業務:首先要加強市場資訊服務,掌握一手資料,加強原創分析,向客戶提供及時準確全面有效的市場研究,普及黃金投資交易知識,不斷提高投資者的專業素養;二要完善交易規則和系統功能,關注客戶訴求,改進客戶體驗,提高系統運維保障能力;三要加強內部控制,培養從業人員守法合規意識,避免內部操作事件對普通投資者利益造成損害。 開展產品創新,不斷滿足個人客戶需求 黃金市場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無論是從貴金屬品種的增加,還是博采眾長、加強不同產品間功能的融合,商業銀行都大有可為。目前商業銀行已實現了從實物黃金到賬戶黃金的延伸,下一步將會實現從單向交易到雙向交易、從人民幣賬戶黃金到外幣賬戶黃金的拓展。去年9月初以來,國際黃金市場出現較為明顯的穩中趨降行情;歐債危機愈演愈烈,聯儲政策撲朔迷離,黃金走勢變化多端。商業銀行推出雙向交易后,將有助于投資者更為靈活有效地捕捉市場機會,增進盈利,對沖風險。今年4月人民幣匯改政策調整后,人民幣出現雙向波動行情,這不僅為平衡國際收支、推動結構轉型提供了支持,也提高了投資者增持美元等外幣的意愿。商業銀行可藉此推進外幣賬戶黃金等業務,同時為銀行吸收外幣存款提供產品支持。 積極參與國內外市場,努力提高做市報價能力 隨著中國黃金開采和消費逐漸名列全球第一,黃金市場價格將越來越取決于中國供求的影響。中資銀行報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其為企業客戶和個人客戶服務的質量。為盡快縮小與國際同業的差距,中資商業銀行必須更為積極主動,抓緊研究參與歐美主要黃金場內交易市場的模式,打造國內外銀行間市場雙邊報價能力。8月31日啟動的中國銀行間貴金屬詢價交易,已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全新做市交易平臺。該市場啟動后,國內和國際現貨黃金市場的價差將進一步收窄,交易系統的功能將得到新的提升;如果配合黃金同業拆借市場的發展,黃金遠期、期權和掉期交易將進一步活躍,商業銀行利用市場手段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再獲提高。 主動投身上海金融中心建設 鑒于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黃金消費國,將黃金市場作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可以為其他大宗商品市場和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先行借鑒和實踐探索。為此,各家商業銀行均已采取多項措施,全面參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截至目前,絕大多數中資商業銀行已將黃金交易及其管理部門設在上海,力圖發揮貼近金交所、上期所等市場的優勢。下一步商業銀行還應繼續做好與外匯管理和稅務等政府部門的協調溝通,不斷完善隔夜匯率敞口管理方式,明確實物黃金回購環節的稅收政策支持,積極投身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