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周三。亞洲股債匯殺聲震天、香港樓市搖搖欲墜,越來越多人把來勢洶洶的撤資潮跟97╱98相提并論。另一邊廂,隨著國務卿克里一聲使用化武證據確鑿,美國向敘利亞動武已呈箭在弦上之勢。 亞洲股匯四腳朝天,使人憶起1997;美國插手敘利亞內戰,又會令閣下想起什么?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這個答案。 與今天一樣,美國十年前出兵伊拉克,先由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微博]就侯賽因擁有大殺傷力武器展示“證據”,既把巴格達與阿蓋達扯上關系,又令美國向伊拉克動武師出有名。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聲稱掌握了巴沙爾政權大規模使用化武的“鐵證”,明知尋求聯合國授權出兵,必遭跟巴沙爾友好的俄羅斯和在敘利亞戰事中沒有直接利益的中國反對,兩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不支持向敘利亞動武,美國可能故伎重施,像2003 年一樣,組成所謂的“意愿聯盟”,繞過聯合國出兵敘利亞。 在這兩點上,美國動武前的部署確實十分相似。然而,伊拉克戰爭(阿富汗亦然)乃美國新保守派借反恐為名深入中東的重要一著,推翻侯賽因政權是新保棋局必下的一子,戰略目標清晰明確;侯賽因是否真的跟阿蓋達走得很近、擁有大殺傷力武器與否,無關宏旨。 如今看來,布什政府為揮軍伊拉克提出的“鐵證”,許多皆屬子虛烏有,無非是新保利用美國在軍事上的絕對優勢主宰中東、為發動一場戰爭精心挑選的道具。敘利亞的情況大不相同,敘利亞內戰打了兩年半,奧巴馬卻一直避免讓美國卷入其中,審慎態度彰彰明甚。 在化武問題上,奧巴馬的立場是,只要巴沙爾政權不“動用”化學武器,美國便不會直接介入敘利亞內戰(注意:是“動用”而非“擁有”),而選擇在敘利亞內戰中置身事外。 過去一周,美國立場轉趨強硬,攻敘鼓聲響徹云霄,與數以百計身中毒氣跡象明顯的平民照片于8 月21日公諸于世、矛頭直指巴沙爾政權大有關系。 奧巴馬所以設下“動用化武”這條底線,顯然經過精密計算。以巴沙爾之聰明,除非不得已,否則絕不會冒美國攻敘之險動用化武。跟巴沙爾斗足兩年半的叛軍,何嘗看不到這點?他們為了迫使美國軍事介入、借外力推翻巴沙爾,“制造”現政權以化武殘殺平民的景象,并非不可想像的事。 換個角度看,敘利亞內戰一直處于膠著狀態,勝負難分,奧巴馬那條跟動用化武掛鉤的底線,其實是為了美國毋須介入戰爭而設。照片也許不假,但誰是導致大量平民中毒的幕后黑手,卻難以說準。然而,站在國際社會的立場,美國既把出兵與否跟動用化武掛上了鉤,而主流意見認定發動襲擊的是巴沙爾政權,奧巴馬讓美國置身事外的如意算盤非但打不響,他精心設定的底線,反而把美國迫進了墻角。 山姆大叔若按兵不動,豈非失信于天下?其它國家看在眼里,美國今后針對其核武計劃定出這樣那樣的“底線”,誰會當真?事已至此,不管美國的真正意愿為何,軍事介入敘利亞看來已無可避免。 敘利亞局勢無比復雜,交戰各方背后勢力敵我難分。站在美國的立場,巴沙爾與伊朗關系密切、跟俄羅斯素來交好,美國有大把道理不喜歡這個敘利亞當權者。然而,在一心借助外力推翻現政權的武裝派系中,組織能力最強的卻是跟阿蓋達關系密切的遜尼派穆斯林。換句話說,美國一旦出手“干掉”巴沙爾,取而代之的勢力可能更加難纏、敘利亞戰后局面更難掌控。 究竟怎樣才符合美國的最佳利益?軍事干預一旦開了頭,后果難以估計。敘利亞并非主要產油國,但波斯灣股市這兩天狂瀉、金價油價雙雙飆升,資金在避險情緒升溫下流入美債;敘利亞局勢為本已亂象紛呈的金融市場引入更多變數,是可以肯定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