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周日。奧巴馬與國會兩黨領袖上周五就財政懸崖問題進行了大選后首次會談,雙方皆“釋出善意”,對年底前就削支減赤取得共識表示“樂觀”。受會談氣氛尚算良好帶動,美股表現*穩,惟埋單結賬,華爾街仍逃不過四(周)連跌命運。 好漢不吃眼前虧 標普500指數于美聯儲宣布QE3翌日(9月14日),在1465點水平摸了頂,隨后一個月兩番上試高位,無功而還。奧巴馬連任后,美股加速調整,與9月14日1465點高位比較,標普500指數已回落7.2%。 美聯儲落實QE3初期,熱錢涌港股市急升,但近日疲態畢露,跟11月2日22158 點相比,恒指已回落4.5%。換句話說,港股在美國大選前后亦告見頂,孰調整孰轉勢有待進一步觀察,惟好友手氣欠佳,難免遷怒奧巴馬。 然而,奧巴馬受連累不過是一種表象,根源上是專業投資者眼見年底前歐美不明朗因素眾多而提前避險,單看美元、美債兩大避險指標,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姿態已十分明顯。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 迄上周二(最新統計)的一星期,投機客持美元凈長倉大增2.64倍,達47.2億美元;之前一周,炒家自9月初以來首次掉頭看好美元,凈長倉12.96億,隨后一周增近三倍,不是risk off(避險),是什么?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上周跌穿1.6厘水平,進一步確認市場避險情緒轉強。 財務上限急迫 奧巴馬與國會兩黨領袖表面上和和氣氣有商有量,惟政客出名會演戲。奧巴馬挾新勝余威,共和黨則剛吃敗仗,后者不在選民面前顯露一點氣度,難不成惱羞成怒么?再說,羅姆尼雖落敗,但共和黨保住了眾議院控制權,在談判中并非一些人想像般弱勢。 大家是否還記得,奧巴馬在勝選演說中講過兩句話?第一句是:“我們當選是為了捍衛你的職位,不是我們的崗位!”這一句,擲地有聲卻難掩“肉麻”;第二句是:“大選結果清楚顯示,人民授權我們向富人加稅!”這一句,真的假不了。共和黨輸人不輸陣,奧巴馬得勢不饒人;財政懸崖逼在眉睫,奧巴馬卻在此時離國訪亞,國會則于感恩節前休會,雙方鴻溝依然巨大,時間卻越來越少,對談判結果誰敢樂觀? 財政懸崖與債務上限乃一個錢幣的兩面,市場焦點盡在財政懸崖,可能忘了把兩黨推至萬丈深淵邊緣的債務上限,有必要往回看看,重溫事態演變。參眾兩院調高美國債務上限,本是例行公事,但去年共和黨保守派利用債務上限為籌碼,意圖把提高上限與長遠削赤減債捆綁在一起,但雙方就加稅與削減開支各執一詞,民主黨人主張加稅和小規模削支,共和黨人卻堅持向加稅說不,力主大幅削支。 雙方雖在最后一刻達成共識,成立跨黨派“超級委員會”繼續就削赤減債進行談判,奧巴馬亦在8月2日簽署《2011年預算控制法》,債務上限隨即上調至16.394 萬億美元,山姆大叔避過技術性違約,卻無法阻止標準普爾三天后下調美國主權評級,令美利堅歷史性喪失AAA. 一年下來,“超級委員會”談判一事無成,按照雙方協議,布什年代的稅務減免年底期滿馬上失效,而國防及其他開支將同時自動削減,兩者合計涉資近6000 億美元,這就是今天人人在談論的財政懸崖。 老畢之所以不厭其煩舊事重提,皆因市場注意力只在美國能否“臨崖勒馬”避過一劫,卻忽略了兩黨談判取得進展前,債務上限可能已先一步降臨。正如前述,國會去年在限期前把債務上限調高至16.394萬億美元;執筆一刻,美國國債總額已達16.25萬億美元,差少許便觸頂。美國財政部已不斷發出“溫馨提示”,聯邦政府最快本月底(非原先估計的2013年)觸及債務上限。形勢緊迫,奧巴馬卻在這個關鍵時刻出訪亞洲,國會則在感恩節后始復會;雙方下次重返談判桌,與11月底豈非僅差數天? CFTC投機性美元長倉近周激增、美債孳息大跌,也許是投資者在察覺財政懸崖如何解決數在未知,債務上限卻大有可能先一步觸頂下的部署;去年國債上限談判期間,美股于短短三周內劇挫一成,最終雖有驚無險,惟投資者已嚇半死。 兩黨“舊路重游”,看起來不若去年般殺聲震天,惟雙方底線立場不改,時間卻比2011年更短絀。 聰明錢從來不把“希望”與投資混為一談,選擇在群眾驚醒前走為上策,靜候政客被市場迫得無法不妥協,市場震完才穩穩當當撿便宜,不亦樂乎?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