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尚在緩慢復蘇,通貨緊縮風險悄然上升。誠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主席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微博])所言,歐元區以及其他主要經濟體的通脹水平過低,對全球經濟發展前景構成風險。 風險即將來臨? 此前,拉加德稱:“我們所看到的即將來臨的風險,一個就是持續走低的通貨膨脹率,尤其是歐元區,而這一現象在發達經濟體則更為普遍。另一個就是美聯儲縮減量化寬松(QE)規模對新興市場造成的溢出效應。” 這并非拉加德第一次發出類似警告。年初至今,拉加德多次在不同場合表態稱,通貨緊縮問題恐拖累全球經濟,尤其是歐元區通貨緊縮的現狀。她呼吁歐洲央行[微博]采取更多刺激舉措,以阻止歐元區通脹水平持續偏低的風險。“通脹持續維持在低位未來將會帶來更多風險,因此歐洲央行應采取進一步措施刺激經濟發展。”拉加德表示。 然而,如今全球面臨低通脹局面的不僅僅是歐元區一家,中國的情形也難言樂觀。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創近18個月來新低,并低于市場預期。同時,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也連續26個月呈現下降趨勢,并且相關數據已在通縮區域徘徊逾兩年時間。 分析人士表示,中國經濟已現通縮隱憂。全球復蘇力度并不能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產生上漲的壓力,從輸入型通脹、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來看,CPI和PPI都有通縮的征兆。 而日本的通貨緊縮問題更是由來已久,長達20年的通貨緊縮造成日本國內經濟發展持續低迷,直至今年,各種刺激措施釋放后,日本才逐步走出通貨緊縮預期局面,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日本政府自稱已走出通貨緊縮,其實不然,日本的狀況并不容樂觀。 相較于其他國家,美國的情況或許稍好一些。昨日晚間公布的數據也顯示,美國4月CPI年率為2.0%,而這一數值已達到美聯儲設定的2%的目標。 歐洲如何應對? 縱觀全球背景下的通貨緊縮現況,歐元區的情況顯得并不妙。今年以來,歐元區通貨膨脹率就節節下滑,不斷遠離歐洲央行接近2%的目標,而此前歐元匯率的升高更是令歐元區經濟下滑的風險陡增。 昨日,歐盟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歐元區4月CPI終值年率增長0.7%,初值增長0.7%;CPI月率增長0.2%,預期增長0.2%。盡管4月CPI數值較3月0.5%的增幅有所擴大,但與歐洲央行接近2%的目標依舊相去甚遠。 而同期公布的歐元區GDP數據則顯示,歐元區第一季度GDP初值季率增長0.2%,不及此前預期的0.4%。 歐洲央行在其月度報告中指出,如果通脹在低點維持時間過長,必將加以干預。報告還將2014年通脹預期由1.1%下調至0.9%,但將2014年GDP增速由1%上調至1.1%。 分析人士認為,此前歐元兌美元匯率一直攀升,這或許對歐元區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這也是歐洲央行計劃采取措施調控匯率的原因之一。 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IMF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表示,IMF預期2015年底歐元區發生通縮的可能性為25%。 布蘭查德稱,至于目前,IMF認為歐元區通脹率很低,但“我們認為有25%的可能性在2015年看到歐元區出現通縮”。他擔心接下來實際利率會走低,接近于零的水平。 當然,歐元區經濟現已開始復蘇,歐洲央行自不會放任這種情況持續下去。 繼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之后,昨日歐洲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Vitor Constancio)在柏林會議中指出,如果有需要,他們將立即行動。同時,他們不排除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可能。 與此同時,此前一直反對歐洲央行實施寬松政策的德國央行也改口稱如果有需要,德國央行將會支持歐洲央行采取行動。這或許為歐洲央行推出新一輪刺激措施鋪平了道路。 具體到底采取何種措施,負利率、QE或者其他工具,暫未可知,但是花旗以及摩根大通則認為,或許多種措施一起才能治愈歐元區的通貨緊縮現狀。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