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以來,人民幣持續貶值。根據國際清算銀行(行情 專區)的最新數據顯示,1~4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累計貶值3.02%。 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加劇,企業即期結售匯意愿并不高。與此同時,匯率波動令外貿企業外匯風險對沖難度加大,以往人民幣匯率長期處于升值通道,部分進口企業缺乏避險操作經驗,近期到銀行咨詢對沖操作的企業增多。 “近期由于人民幣持續貶值,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有對沖匯率損失的需求,在過去3個月中,有此需求的客戶增長明顯。在過去的數個月銀行同業離岸人民幣交易量漲了4~5倍之多,而德國商業銀行自己的外匯電子交易平臺也顯示離岸人民幣交易量同比增長8~10倍!5月20日,德國商業銀行中國區負責人魏怡迪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法國巴黎銀行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陳興動則告訴記者:“那些需要在海外購買大中型機械設備的外貿企業的影響最明顯,不過這些企業大都是一年以內的短中期外匯對沖需求! 即期結售匯意愿不高 5月20日,外管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銀行結售匯順差597億元人民幣(97億美元 ),是近8個月以來結售匯順差首次低于百億美元,較今年年初結售匯順差下降了87%,環比3月結售匯順差下降了近76%。 4月銀行結匯規模也從年初約2000億美元下降到1500億美元左右,銀行售匯規模則呈現小幅上升態勢。此外,當月銀行代客結售匯順差僅為489億元人民幣(70億美元),比3月份結售匯順差降80%左右,銀行代客遠期凈結匯則只有約15億美元。 “現在企業結售匯的觀望情緒嚴重。人民幣貶值在一定程度上對有購匯需求的進口企業是利空,這部分企業都在等著人民幣重新進入升值通道;而出口企業對人民幣仍有貶值預期,都想晚點結匯,所以整個結售匯意愿都在大幅度下降!蹦硣秀y行一外匯交易員告訴記者。 該國有銀行交易員告訴記者,以前人民幣匯率長期處于升值通道,做外匯避險對沖的多為出口企業,主要通過遠期結匯操作,對沖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進口企業做對沖操作較少;但今年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原來有購匯需求的進口企業,由于此前缺乏保值和對沖操作,因人民幣貶值帶來而導致購匯成本增加,從而增加了企業負擔。 “這給進出口企業提了醒,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加劇,不僅出口企業面臨匯兌風險,進口企業也面臨匯兌風險,外匯避險和對沖操作將成為常態!痹摻灰讍T說。 近期多家外資行的離岸人民幣相關部門人士都表示:“我們接到的進口企業和在華投資企業客戶對于對沖外匯的詢問驟然增多! 魏怡迪對記者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在3月中旬擴大外匯交易區間從+/ - 1%到+/ - 2%,而且自1月中旬以來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增加,我們認為未來這一趨勢將持續,企業客戶仍會在一段時間內對對沖匯率風險有興趣。” 今年以來的人民幣貶值壓縮了很多進口企業的利潤空間。“目前大多數跨境交易對象仍傾向于用外幣結算而非人民幣,那進口企業只能鎖定遠期匯率規避波動風險。”匯金工作室外匯交易員楊先生告訴記者。 盡管當前外貿企業對人民幣匯率觀望情緒彌漫,但更多的企業積極選擇對沖操作。目前境內對沖外匯風險的工具仍比較有限,主要為遠期交易、期權交易等。陳興動告訴記者,遠期結售匯可以事先約定在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匯率,對于未來一段時間收、付外匯業務的客戶可以起到防范匯率風險,進行貨幣保值的作用。 在人民幣貶值形勢下,以企業主需要進口付匯為例,預計3個月后需要支付1000萬美元貨款,假定此時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售匯率為6.2500,為了預防人民幣匯率繼續走低造成的損失,可通過銀行遠期結售匯固定3個月后的換匯成本,如果銀行3個月遠期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2900,則企業主可以同銀行簽訂遠期合同,在3個月后按照與美元兌換6.2600的價格向銀行買入1000萬美元,同時賣出人民幣6260萬元,此筆交易成功后,未來3個月匯率如何變動,企業主都可按此合同交割,節省換匯成本起到規避人民幣貶值風險。 “規避外貿企業匯率風險的對沖工具有很多,不同的外匯交易員通過外盤操作也有不同的方式。在銀行就選擇簡單和流動性好的方式操作,最近做遠期購匯和套期保值的客戶是比較多的。”陳興動告訴記者,“外貿企業盡量選擇簡單和流動性好的交易品種,但是在境外人民幣市場可用的避險工具有很多。” 境外人民幣匯率對沖操作搶眼 與境內相比,離岸人民幣市場在貿易中規避匯率風險的操作空間大得多,更多的金融衍生品可以用以規避人民幣匯率風險,港交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離岸人民幣期貨市場近期表示搶眼。 近期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量近期成交量和持倉量都大幅增加。根據港交所官網網站上披露的衍生產品市場的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前4個月的人民幣貨幣期貨平均每日交易為1068張合約,較去年同期411張上升160%。 在今年1月份,人民幣貨幣期貨日均交易量較去年同期上升僅為40.7%,2月份較去年同期上升138%,3月份,較去年同期上升為191%。 根據港交所的規定,以美元兌人民幣實時匯率為參考,每張合約價值10萬美元,合約投資杠桿接近80倍。 楊先生解釋道,企業主在進口產品的同時,假定簽訂3個月后交貨支付800萬美元的貨款,那可以同時在港交所賣空一筆10萬美元的人民幣期貨,3個月到期后交割平賬,以80倍杠桿對沖人民幣貶值的匯率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有更多的企業在金融市場尋求避險工具以外,也在積極尋找利用離岸人民幣結算減輕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匯率風險。 星展銀行經濟師周洪禮認為:今后,更多企業有望利用離岸人民幣結算以減輕外匯風險。通過使用人民幣,海外企業可以享受到部分中國企業所提供的折扣。 自去年新加坡的人民幣清算機制建立以來,在新加坡設有開票及財資中心的大型跨國公司在匯率結算上收益,這些公司可以對沖和優化其離岸人民幣的收付。同時,在新加坡設有采購辦事處的中國企業亦在其中受益,他們從東南亞采購原材料并主要以離岸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