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徹底退出QE(量化寬松)的計劃是否生變?美聯儲又是否暗示2015年加息不會到來?美聯儲如何表達對強勢美元的擔憂?最為關鍵的是,新興市場如何認清風險、扎好籬笆? 美聯儲將于10月28、29兩日公布利率決議,并發布聲明。主流觀點指出,預計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結束剩余的每月150億美元購債行動,同時繼續維持現有的再投資政策。 “美聯儲的前瞻指引將強調‘以經濟數據為導向’,經濟評估將提到就業市場環境的進一步改善。為了安撫市場,決策者不太可能將‘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利率在極低水平的措辭從聲明中剔除,并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夏季加息的預期!狈治鋈耸繉Α兜谝回斀浫請蟆酚浾弑硎。 紅燈預警:新興市場難逃“溢出效應” 美聯儲加息預期連續作用下,新興市場資金持續涌出。截至記者發稿前,本月以來MSCI新興市場指數已經跌去2.26%,而近三個月的時間內,MSCI新興市場指數跌幅達到7.64%。 問題的關鍵在于,新興市場此次能否全身而退?“新興市場不可低估QE退出的溢出效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IMF[微博])副總裁朱民告訴本報記者。顯然,市場仍對去年5月由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引起的“退出恐慌”(tapertantrum)風險心有余悸,不過本次風險來源有所不同。過去7~12個月,新興經濟體大大加強了宏觀框架,因此預計本次將體現為市場風險,期限、結構性、流動性問題都是潛在風險,因此如何指引、管理市場風險成為了關注美聯儲退出QE過程的重要方面。 朱民具體解釋稱:“新興市場的公司債規模已超過了美國債市的規模,且近一半為國外持有,主要集中在國外五大基金的手里,因此一旦風險高度集中、五大基金發生變化,新興市場必將蒙受損失。”不過,主流觀點認為,退出QE對于中國A股指數的影響有限。 此外,IMF10月最新發布的《財政監測報告》(fiscalmonitor,下稱“報告”)也體現了事態的嚴峻。報告指出,新興市場目前吸收的來自發達經濟體的證券投資的比例快速擴大,從2002年的7%飆升至2012年的20%,這種更強的聯系所帶來的后果是,資產價格變化和波動的同步性增強。低融資成本使金融風險在新興經濟體中愈演愈烈,2014年上半年的債券發行量已同比上升23%。然而,中國、巴西、印度、土耳其等新興市場的償債能力已有所下降。 可見,一旦美聯儲快速調整貨幣政策,其溢出效應不容小覷。報告認為,這種調整或使債券市場的期現溢價回到歷史基準水平(提高了100個基點),信用風險溢價恢復正常(信用風險定價調整100個基點)。這種沖擊可能使全球債券組合的市場價值下降8%以上,或超過3.8萬億美元。 “對于先進經濟體,雙邊和多邊互換額度安排能確保在出現壓力時獲得外幣融資,從而緩解過度波動;對于新興市場,在資本大量外流的情況下,一些國家可能需要將重點放在市場有序運作上。為了保持抗沖擊能力,新興市場必須更加重視國內脆弱性,包括一些國家銀行計提準備金做法、銀行吸收損失的緩沖水平較低!盜MF金融顧問兼貨幣與資本市場部主任何塞-維納爾斯(JoséVinals)對新興市場如何防范風險建議道。 喘息之機:流動性得以維持 美聯儲將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維持不變對新興市場正是一大利好。 彭博社發表社論稱,QE遺留給美聯儲的4萬多億美元資產今后可能依然會刺激美國經濟發展。在結束第三輪QE后,該行計劃將其資產負債表保持在創紀錄的4.48萬億美元規模。 美聯儲主席耶倫(JanetYellen)在上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美聯儲將資產負債表規模恢復至歷史水平可能要十年!彼赋,是否將持有債券再投資取決于金融條件和經濟前景。 此舉意味著市場流動性不會出現大幅逆轉,借貸成本或可維持低位,且通脹數據亦可更為接近目標,也在中國和歐元區經濟增速放緩之際為美國經濟提供支持。美聯儲持有的債券資產將限制公開市場的證券供應量,這將幫助抬高債券價格、打壓收益率。 “沒有QE我們照樣能活得很好,”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rrySummers)近期表示,“當前10年期債券利率相較于開啟QE前更低!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