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日彭博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一份關于中國經濟轉型的報告中表示,在人民幣8月份貶值之后,人民幣匯率依然“基本符合中期基本面”。 IMF表示,雖然8月份匯率機制改革產生很大的連鎖效應并帶來了不確定性,但該舉措符合當局向更加市場化的匯率機制轉變的意愿。這份報告發布之時正值IMF在研究是否將人民幣納入其儲備貨幣籃子。IMF儲備貨幣籃子由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組成。 中國不斷增長的經濟影響力以及與全球經濟的日益融合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對其他國家的影響越來越大。IMF估計,中國經濟增長放緩1個百分點,將令其他亞洲國家經濟增速下降0.3個百分點。IMF稱,現在通過金融市場聯系以及貿易,這樣的連鎖影響近來可能已變得甚至更大。 “總之,警覺依然是口號,”IMF表示。“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重點放在下行風險上,而對其他國家來說,則要防范潛在的連鎖影響。“如果控制得當(包括更清楚的溝通來幫助引導市場預期),中國經濟轉型可能會為多年來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該地區經濟重拾強勢提供基礎。” IMF還注意到自6月以來中國股市動蕩帶來的全球連鎖反應。IMF稱,從中國國內來看,鑒于家庭持股的低比率和公司股權融資的低比例,預計經濟“僅受到有限的直接影響”。 中國規模達10萬億的經濟正在從依*廉價出口和舉債投資的模式轉向加大服務和消費比重。IMF稱,這種經濟結構的重新平衡正在影響全球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從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受益最多的國家。 “如果中國要建立更加包容性的經濟、讓市場力量發揮更大作用,并實現更加安全和可持續性的增長,這種轉變至關重要,”IMF稱。“這將需要中國政府進行精妙的再平衡——在實行改革的同時保持需求和金融穩定。隨著改革的推進,確保對新開放的市場和企業進行有效治理將至關重要。” IMF稱,在經濟增長放緩之際,如果有必要采取進一步刺激措施,當局有“充足的政策空間”。這些措施的重心應該是同時針對需求和再平衡。 中國決策者在股市動蕩以及引人注目的8月11日人民幣貶值引發不確定性期間,推進了一系列技術性政策調整,暗示他們將IMF開出的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需要滿足的條件放在優先考慮地位。 中國決策者將人民幣成為特別提款權貨幣視為幫助中國提升貿易和金融地位、減少對美元依賴性的一種途徑。IMF正在評估人民幣是否滿足“被廣泛使用”和“被廣泛交易”的要求。預計IMF執行董事會將于11月就此進行投票。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