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盤價定位過高 經易期貨分析師劉馨琰指出,黃金上市首日價格定得過高,開盤被推至漲停,之后迅速走低;而許多慕名而來的投資者多是不常操作期貨的股民,單一的做多思維使不少人慘被套牢,投資積極性受到挫傷。 交割制度有限制 國內期金交易比較平淡的另一層原因,可能在于投機性不夠強。光大期貨分析師沈文心表示,現行交割制度對此有一定限制,投資者買了黃金,不能交割,一旦做多被套不能選擇接現貨交割,然后尋機會在遠月上拋出的策略。沈文心指出,黃金是一種特殊的期貨品種,存量有限,如果可以隨意買入,容易出現多逼空的情況,交易所也正是出于控制風險的考慮,才會如此設置。 中小投資者難參與 合約設置阻礙中小投資者參與,如能恢復最初的300克/手,或是500克/手,或許能夠吸引更多的資金。針對此上海中期分析師經琢成表示,期貨市場最重要的還是保值,黃金作為一種國際化商品,金融屬性偏重,綜合全局考慮,合約設置過小不利于穩定發展。業內人士也表示,對于大資金來說,并不存在太大問題。 資金參與興趣未被激發 一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延期交易仍然吸引了不少資金的參與。從交易制度來看,金交所有夜盤交易,具備一定優勢。由于黃金與美元匯率有著緊密的負相關聯系,而影響美元走勢的大多數數據是在美國市場開盤時間,這就造成國內期金市場反應滯后,開盤后常常跳空,容易喪失部分投資機會,也使得隔夜持倉風險大大增加。 再者,國內黃金期貨上市后,隨著內外盤黃金套利空間縮小,套利盤紛紛獲利了結,市場表現趨于平淡。劉馨琰指出,多數投資者對黃金走勢判斷趨同,多空分歧不大,造成反向對手不足,盤面也就不易活躍。沈文心也認為,單邊趨勢很難吸引大資金的進入,只有出現大的波動,才會刺激資金的參與興趣。 銀行等機構投資者未參與 交易是否活躍,取決于市場各方面資金力量的對比。但期金市場至今仍缺乏資金的推動。市場人士指出,當前期金市場投資者主要由散戶構成,以及部分進行套利活動的現貨企業,機構資金則較為匱乏。 另外,盡管商業銀行參與黃金期貨投資已獲批,但也許礙于體制等原因,至今尚沒有真正進入。業內人士指出,商業銀行進入期金市場的時機尚未成熟。短期內,缺少銀行加入會導致市場參與者不全面,期市也難以得到充分發展。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