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禍起希臘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當前又有再度蔓延和惡化的跡象。危機的再度爆發,會給中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又會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不同的人群會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本刊記者/王奇 不明白經常占領電視、報紙頭條的“歐債危機”,只能不懂裝懂?弄不懂遠在亞歐大陸另一端發生的事情對我們生活有多大的影響,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沒關系,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明白歐債危機和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投資與理財》記者采訪相關方面專家,總結出歐債危機爆發3年來,對普通民眾的生活影響。 出口減少 企業倒閉工人失業 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國家為了應為危機,政府著手削減福利支出,降低工資水平。作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的歐盟,對中國產品的進口需求隨之下降。 它們的進口減少,對中國企業來說,就是出口商品需求減少,從而導致用工減少,增加中國的失業率,并可能形成惡性循環。 原來一直在廣州打工的何老伯,今年就沒有再次南下。“廠子效益不好,老板進行裁員,我們這些年齡大的員工就被裁了。”據何老伯介紹,他以前工作的工廠最近也倒閉了。 這看似是一件普通的事情,但問題的根源卻是歐債危機。原來,何老伯所在的工廠的產品主要出口歐洲,歐債危機以后,工廠訂單減少,不得不裁員。 以今年7月為例,中國和歐盟的進出口總額大概是480億美元,同比下降8.9%,其中中國對歐盟的出口額為293.7億美元,下降了16.6%。 出口訂單減少,人民幣不斷升值,外加這幾年企業用工成本高漲,都在壓縮著這些出口型企業的利潤空間。部分經營狀況不好的工廠倒閉,導致失業人群明顯增加,這種情況在南方一些出口型企業尤其明顯。 歐元貶值 幾家愁來幾家歡 從2009年10月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元對人民幣匯率經歷了“破10”、“破9”、“破8”的下跌歷程,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從10.2元左右,曾下跌到今年最低的7.6元左右,下跌幅度達25.5%。 歐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下降,讓不同的民眾有著不同的切身感受。 張澤在巴塞羅那工作,月薪1200歐元。2009年歐元兌換人民幣是1∶10,等于每個月12000元人民幣。希臘債務危機以后,歐元開始較大幅度的跳水,當歐元兌換人民幣1:8時,他每月的工資為9800元,無形中少了2400元。 “現在工資一到手,就趕緊匯回國內,換成人民幣。有一次,家人有事晚辦理了兩天,因為匯率下降,損失了600多元。”張澤說。 在歐洲掙錢工作的人收入減少了,而在歐洲花錢的留學生的費用也減少了不少,省錢了。 在法國巴黎留學的陳力,一年的學費約15000歐元。若按去年7月同期歐元匯率9.11元人民幣計算,折合人民幣相當于136650元。而近期歐元匯率7.75,按此計算,陳力留學費用只需要116250元,可節省2.04萬元,較去年節省近15%。 歐元的貶值,對同樣在歐洲花錢的旅游和“掃貨”人群來說,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福利。 經常出國旅游的梁楠告訴記者:“3年前,在歐洲買名表約比國內便宜1/4到1/3,隨著匯率下降,現在可就便宜多了。一款標價為455歐元的LV包,2009年折合人民幣約4500元,2012年5月換算成人民幣只有3500多元,3年跌了近1000元。” 歐元貶值,相對應的是人民幣的購買力提高。業內人士介紹:“歐債危機導致歐洲地產、船舶、酒店各行業的價格都在下降,現在是一個購買歐洲資產的較好時機。” 一些國內企業近年來也在加速海外并購。2010年8月2日,吉利以18億美元收購了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如果如吉利宣稱的那樣2013年實現國產化,中國的老百姓就可以買到便宜的沃爾沃了。 金價上漲 剛需族多花了三五兩 年底打算結婚的胡雙宏,十一期間去百貨商場給未婚妻買黃金首飾,發現金飾品價格已經飆升超過460元/克,而9月份初來看時還是420元/克。短短一個月,每克竟然上漲超過40元/克,這讓購買了50克金飾品的胡雙宏多花了2000多元。 這和歐債危機有什么關系呢?關系大了!隨著歐債危機的深入,隨之而來的是對歐洲經濟不樂觀預期和避險需求增加,對黃金購買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今年二季度,全球央行購入157.5噸黃金,比一季度增加63%,同比增長更是高達137.9%。需求的旺盛也進一步推高了黃金價格,國際金價從2009年歐債危機開始時的800美元/盎司,上漲到最近的1770美元/盎司,上漲幅度達52.9%。同理,美國QE3的推出,也是金價走高的一大推手。 當然,金價的上漲,讓投資各種黃金產品的投資者,獲得了不少收益。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