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普遍關注的美聯儲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在9月中旬開閘,“印鈔機”再開,黃金應聲上漲。剛剛過去的黃金周,國內更掀起一輪搶購黃金制品的高潮。 然而,金價漲勢很快就“氣喘吁吁”,近期在美國就業率數據向好的打壓下,更出現了連續下跌。業內專家提示,隨著國際經濟形勢出現深刻變化,黃金在次貸危機初期那種“漲聲一片”的行情或難再現,即使QE3來勢洶洶,也難再掀金市大波瀾。 黃金暴漲預期基本落空 由于全球主要央行推出寬松措施支持金融市場穩定及振興經濟,尤其是美聯儲QE3正式開閘,黃金保值需求增加,疲軟多時的黃金市場再次抬頭,國際金價9月份快速升至每盎司1700美元以上,10月初更逼近每盎司1800美元水平。 但在美國公布新一期非農就業數據后,金價立即承壓下跌。美國勞工部公布了美國9月份非農就業數據,數據顯示美國失業率意外下跌至7.8%,遠低于預期水平的8.2%,創下2009年1月來最低。在經濟向好的預期下,資產“避風港”黃金迅速失色,甚至出現了近期罕見的連續四天下跌,每盎司1750美元關口也岌岌可危。 本次金價沖高回落有多重因素,一方面快速上漲的金價確實出現了獲利回吐盤,短期打壓了金價;另一方面美國經濟數據向好,也壓制了黃金保值需求,抑制了金價進一步上揚。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看來,黃金本輪上漲行情還未結束,金價的調整時間恐難長久。國際金價短期調整結束后,將繼續考驗每盎司1800美元的重要關口,一旦突破或將再次打開上升空間。但本次調整如跌破前期調整的1740美元附近,則金價或將繼續向下尋求支撐,則調整時間或將延長。 美國失業率或影響金市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黃金成為投資市場上最大的亮點,持續逆勢上揚,自2007年初至2011年底,金價累計上漲了146%。 黃金暴漲,背后的動力到底是什么?業內專家指出,正是由于原先全球信用貨幣體系出現了問題,大量超發導致購買力降低,是黃金升值的真正推手,美聯儲及其他主要央行持續推行寬松的貨幣措施,凸顯黃金保值的作用,所以從中長期來看,美聯儲維持超低利率直至2015年中的承諾,仍有可能帶動金價緩步上揚。 然而,今年以來,黃金市場對于寬松政策刺激的反應已經明顯降低,一系列的寬松政策連續推出,依然難改金價踟躕不前的局面。 歐洲央行9月份公布“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旨在減輕部分歐元區國家債息過高的問題;同月美國聯邦儲備局推出第3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QE3),并宣布將維持極低利率的時限由2014年底延長至2015年中;此后日本央行也決定擴大其寬松貨幣政策規模,額外買入10萬億日元國債,使其資產購買計劃規模增至80萬億日元。 黃金資深專家劉山恩認為,雖然寬松政策對于金價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已經不可能再出現金價逆勢上漲連破紀錄的情況,“畢竟黃金市場難以承載全球避險需求,美元再重新調整的全球貨幣體系中依然強大,金價也將被抑制。” 那么,“印鈔”已經難以主導金價,什么又將成為“指揮棒”? 蔣舒認為,美國失業率數據已成為眼下美國貨幣政策成敗的關鍵,QE3之所以比較靈活,實際上是緊盯著失業率的變化,“這是美國現在貨幣政策的底牌,實際上也主導了金價的未來走勢。” 儲金,不賭金 國慶長假過后,金價再次疲軟,也讓很多投資者措手不及。對此,業內專家建議,在目前的經濟大背景下,金價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很復雜,可能出現大幅波動,“宜儲金,不宜炒金,切勿賭金。” 首先,目前全球央行實施寬松政策,黃金的保值功能依然明顯,持有黃金對沖其他信用資產的風險,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其次,在黃金走勢難以明確判斷的情況下,進行杠桿投資炒作黃金的風險成倍增加,不具備風險承受力和操作技術的普通投資者,很難在這一高風險市場中獲利,虧損概率激增。 第三,應該明確黃金飾品并非投資品,所以基本不具備投資價值。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